车险主要分为交强险和商业险两大类,其中商业险又包含多个主险和附加险。以下是详细分类及说明:
一、交强险(强制保险)
性质:法定强制购买,未投保不得上路。
作用:赔偿交通事故中第三方(非本车人员及被保险人)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。

保额:
死亡伤残赔偿限额:18万元
医疗费用赔偿限额:1.8万元
财产损失赔偿限额:0.2万元
特点:保费固定(首年按车辆座位数/吨位计算,后续根据出险情况浮动),但保额较低,重大事故时需商业险补充。
二、商业险(自愿购买)
1. 主险
(1)车损险
作用:赔偿车辆因自然灾害(如台风、洪水、地震)或意外事故(如碰撞、翻车)导致的损失。
改革后扩展责任:包含盗抢险、自燃险、涉水险、玻璃险、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等。
适用场景:新车、高价值车辆或驾驶环境复杂(如多雨、多山路地区)。
(2)第三者责任险
作用:赔偿因驾驶车辆导致第三方(如行人、其他车辆、公共设施)遭受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。
保额建议:建议选择100万-300万元,以应对重大事故风险(如撞伤行人、撞坏豪车)。
特点:与交强险互补,覆盖交强险赔付不足的部分。
(3)车上人员责任险
作用:赔偿车辆发生事故时车内人员(司机和乘客)的伤亡损失。
保额选择:按座位数投保,每座保额通常1万-10万元。
适用场景:经常搭载乘客或家庭用车。
2. 附加险(需搭配主险购买)
(1)不计免赔险
作用:避免主险的免赔部分,使保险公司在理赔时按约定全额赔付。
示例:若事故中本应自担20%损失,购买不计免赔后由保险公司全额承担。
(2)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
作用:赔偿第三方因事故产生的医保外医疗费用(如进口药、特效药)。
特点:第三者责任险的补充,避免高额自费医疗支出。
(3)车身划痕险
作用:赔偿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划痕损失。
适用场景:新车或停放环境复杂(如露天停车场)的车辆。
(4)车轮单独损失险
作用:赔偿车轮(轮胎、轮毂)因盗窃、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的单独损失。
特点:车损险的补充,覆盖车轮易损部件。
(5)绝对免赔率特约条款
作用:通过约定免赔率降低保费,但理赔时需自行承担部分损失。
适用场景:预算有限且愿意承担一定风险的车主。
(6)发动机进水损坏除外特约条款
作用:排除发动机进水导致的损失,降低保费。
注意:适用于极少涉水行驶的车辆,否则不建议选择。
(7)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
作用:车辆维修期间,按约定补偿车主的交通费用(如租车费)。
适用场景:依赖车辆通勤的车主。
(8)机动车增值服务特约条款
作用:提供道路救援、车辆安全检测、代为驾驶等增值服务。
特点:提升用车便利性,保费较低。
三、险种选择建议
基础方案(经济型)
交强险 + 第三者责任险(100万起) + 车损险
适用:预算有限,但需覆盖主要风险的车主。
全面方案(推荐)
交强险 + 第三者责任险(200万起) + 车损险 + 不计免赔险 + 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
适用:新车、高价值车辆或驾驶经验不足的车主。
自定义方案
根据车辆使用场景(如是否经常搭载乘客、是否涉水行驶)灵活选择附加险。

示例:频繁长途驾驶可增加“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”,多雨地区可增加“发动机进水损坏除外特约条款”(若车辆涉水风险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