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险只买交强险在法律上是可行的,但存在一定风险,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谨慎决策。以下从合法性、保障范围、风险及建议四个方面展开分析:

一、合法性依据
根据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》,所有上路行驶的机动车辆必须购买交强险,否则将面临扣车和罚款。交强险作为国家强制保险,旨在为交通事故中的第三方受害人提供基本保障,其保费全国统一(如6座以下家庭自用汽车年费950元),赔偿范围涵盖死亡伤残(18万元)、医疗费用(1.8万元)和财产损失(2000元)。
二、保障范围局限性
交强险仅覆盖第三方损失,存在以下不足:
赔偿额度低:财产损失赔偿上限仅2000元,医疗费用1.8万元,重大事故中可能无法覆盖全部损失。
保障范围窄:不赔偿本车人员伤亡、车辆自身损失或非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(如自然灾害、盗窃)。
无附加保障:缺乏不计免赔、玻璃单独破碎等附加险种,无法应对复杂风险场景。
三、潜在风险分析
经济赔偿压力:若事故责任在车主,超出交强险赔偿限额的部分需自行承担。例如,撞伤行人导致高额医疗费或撞毁豪车时,可能面临巨额赔偿。
法律风险:未投保商业险虽不违法,但事故后可能因赔偿不足引发法律纠纷,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。
车辆损失风险:车辆被盗抢、自燃或因自然灾害受损时,若无车损险,车主需自行承担维修或重置费用。
四、适用人群与建议
适用人群:
经济条件有限且驾驶经验丰富的车主(如老司机、低频用车者)。
车辆价值较低或临近报废的旧车。

建议:
新手或高频用车者:建议补充第三者责任险(保额建议100万以上)和车损险,以应对高风险场景。
高价值车辆:需投保车损险、盗抢险等,避免因事故导致重大财产损失。
综合保障需求:可搭配车上人员责任险、不计免赔险等,提升保障全面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