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损险(机动车损失保险)是商业车险的核心险种,主要保障被保险人自己的车辆因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。根据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后的新条款,其保障范围已大幅扩展,具体包括以下内容:

一、主险覆盖范围
事故类型 具体情形 特别说明
碰撞事故 与其他车辆/物体(如护栏、树、墙壁)发生直接撞击常见理赔场景,含倒车剐蹭
自然灾害 雷击、暴风、暴雨、洪水(不含地震)、龙卷风、冰雹、台风、冻雨等 洪水中熄火二次点火导致发动机损坏不赔
外界物体损害 建筑物倒塌、高空坠物(如广告牌、树枝)、行驶中碾压硬物(如石头) 需保留现场证据
火灾/爆炸 车辆自燃、外部火源引燃、爆炸(含爆竹燃放波及) 自燃险已并入车损险主险
二、改革后新增的保障(原需单独购买的附加险已合并)
全车盗抢险
车辆被盗窃、抢劫、抢夺后立案满60天未找回,保险公司赔偿损失。
玻璃单独破碎险
挡风玻璃、车窗玻璃(不含天窗、后视镜)意外破碎。
自燃损失险
车辆因电路、油路等自身原因起火燃烧。
发动机涉水险
特别提示:仅赔因涉水导致的发动机损坏(行驶中熄火后未二次点火的情况)。
不计免赔险
改革前需附加购买,现直接包含在车损险内,理赔时免赔额为0(即百分百赔付)。
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
车辆被撞后找不到肇事方,原本需自担30%损失,现由保险公司全额赔付。
三、明确不赔的情形
主观违法/故意行为
酒驾、无证驾驶、故意毁坏车辆等。
地震及其次生灾害
地震、海啸、核爆炸等不可抗力。
车辆自然损耗
轮胎单独磨损、刹车片老化、零部件生锈等。
改装车辆受损
私自改装音响、包围等导致事故,仅赔原厂部件损失。
非事故性故障
如发动机因保养不当拉缸、电瓶亏电等。
四、理赔流程要点
事故后48小时内报案:拨打投保公司电话
保留现场证据:拍照(全景+受损细节)、监控录像、交警证明(若涉及第三方)
定损维修:保险公司定损员核损 → 车主选择4S店或合作修理厂维修
理赔计算:
理赔金额 = (车辆维修费 - 残值) × 责任比例 - 免赔额
若全责则按百分百赔付(含不计免赔),主责通常赔70%。
五、注意事项
保费浮动
出险次数影响次年保费(1次出险可能取消折扣,2次及以上保费上浮)。
高残值件处理
如大灯、保险杠等部件损坏,保险公司可能按“修旧补新”方式赔偿。
老旧车辆保额
车辆折旧后保额降低(如10年旧车保额约为新车的10%~30%)。
建议:
- 新车或价值较高车辆必买车损险;
- 10年以上老旧车若维修成本低,可权衡保费与车辆残值;
- 投保时确认条款是否包含「车轮单独损失险」「车身划痕险」等附加险(仍需额外购买)。

建议通过保险公司官方APP(如平安好车主、中国人保APP)实时查看保单条款,或联系客服人工解读具体案例的赔付规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