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险主要购买的险种通常可分为交强险(法定强制险)和商业险(自愿选择险)两大类,以下为具体推荐组合及分析:

一、基础必备:交强险(必买)
作用:国家强制要求购买的险种,用于赔偿第三方(人、车、物)的损失,不保障本车及车上人员。
特点:保费固定(根据车型不同),赔偿限额较低(如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),因此需搭配商业险补充保障。
二、商业险核心组合(推荐购买)
第三者责任险(必买)
作用:赔偿第三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,是交强险的重要补充。
建议保额:
一线城市或豪车较多地区:200万-300万元
二三线城市:100万-200万元
理由:交强险赔偿限额较低,三者险可覆盖高额赔偿,避免因事故导致个人财产损失。
车辆损失险(必买)
作用:赔偿本车因自然灾害(如暴雨、台风)或意外事故(如碰撞、剐蹭)导致的损失。
特点:
2020年车险改革后,已包含全车盗抢险、玻璃单独破碎险、自燃险、发动机涉水险、不计免赔险、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等附加险,保障更全面。
保费根据车辆价值、车龄、车型等因素计算。
适用场景:新车、高价车、经常行驶在复杂路况的车辆。
车上人员责任险(司机+乘客,推荐购买)
作用:赔偿本车司机和乘客因交通事故导致的人身伤亡费用(如医疗费、误工费)。
建议保额:
司机:5万-10万元/座
乘客:1万-5万元/座
理由:保障车内人员安全,尤其是经常搭载家人的车辆。
三、可选附加险(根据需求选择)
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(推荐)
作用:补充第三者责任险,赔偿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(如进口药、器械)。
适用场景:担心交通事故导致高额医疗费用的车主。
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(按需购买)
作用:在法定节假日期间,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额翻倍。
适用场景:节假日自驾游较多的车主。
车身划痕险(按需购买)
作用:赔偿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划痕损失。
适用场景:新车、豪华车或经常停放在露天停车场的车主。
车轮单独损失险(按需购买)
作用:赔偿轮胎、轮毂、轮毂罩的单独损坏。
适用场景:经常行驶在路况较差地区的车辆。
四、不推荐购买的险种
免赔率特约条款
原因:主动放弃部分赔偿,仅降低保费,但风险较高。
发动机进水损坏除外特约条款
原因:放弃发动机涉水险保障,仅降低保费,但南方多雨地区风险较大。
机动车增值服务特约条款(如道路救援、代为送检)
原因:部分保险公司已免费提供此类服务,无需额外购买。
五、不同车主的险种搭配建议
车主类型 推荐险种组合
新手司机 交强险 + 第三者责任险(200万) + 车损险 + 车上人员责任险 + 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
老司机 交强险 + 第三者责任险(100万) + 车损险(可选) + 车上人员责任险
豪华车车主 交强险 + 第三者责任险(300万) + 车损险 + 车上人员责任险 + 划痕险 + 玻璃单独破碎险
营运车辆车主 交强险 + 第三者责任险(高保额) + 车损险 + 车上人员责任险 + 雇主责任险(可选)
六、购买车险的注意事项
选择正规渠道:通过保险公司官网、APP、线下网点或正规第三方平台购买,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投保。
仔细阅读条款:了解保险责任、免责条款、赔偿限额等内容,避免理赔时产生纠纷。
核实车辆信息:确保车牌号、车架号、发动机号等信息准确无误。
及时续保:避免脱保,否则可能面临罚款、扣车等风险,且续保时可能失去优惠。
保留凭证:妥善保管保险单、发票等凭证,以备理赔时使用。

必买险种:交强险、第三者责任险、车损险、车上人员责任险。
推荐附加险: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。
按需选择: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、划痕险、车轮单独损失险等。
不推荐险种:免赔率特约条款、发动机进水损坏除外特约条款等。
通过合理搭配险种,车主可以在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同时,大化地降低经济损失风险。